当前位置:首页 > 老的网站导航 > 风雅秦淮 >
《永乐大典》之迷雾

      明《永乐大典》的诞生之地就在南京。因为这部可谓空前绝后的超级文化典籍,国人无不称赞天才皇帝朱棣所干出的一代伟业,但就是很少有人解释清楚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而此后,关于它正本的下落,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谜团。

 

 

 

(图一,图二:国家图书馆馆藏《永乐大典》修复完毕后,曾对外展览。)

 

      动机之谜

      为了“方便检阅”?没这么简单

      当年,为争夺皇位,燕王朱棣闯入南京并大开杀戒,魔鬼般地残害建文朝文臣学士。然而,在逐渐稳定统治局面之后,这位不请自来的大明新皇帝,就做了一件大好事——下令编撰一部超级文化典籍,即后来正式定名的《永乐大典》。

      在笔者看来,朱棣主创编撰《永乐大典》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消除自己在进入南京城后所犯罪恶的坏影响,主动向天下读书人示好。朱棣这样大张旗鼓地编撰文化大典,潜台词是告诉天下文人:你们的正宗合法皇帝朱允炆也没什么了不得的,他实行文治,我会比他干得更好。加上恢复科举考试,的确起到了收拢天下士人之心的目的。

      对此,明代学者孙泽宗早就一语道破:“至靖难之举,不平之气遍于海宇,文皇借文墨以销垒块,此实系当日本意也。”

      第二,收罗天下英才与遗贤,用其所长,防止他们无事生非甚至站到敌对政治势力那一边。虽说建文朝的文臣学士绝大多数采取了“非暴力不合作主义”,让他丢尽颜面,但对文人学士的脾性,朱棣还是了如指掌的。一般来说,他们拥有一技之长,负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常常不安于现状,因而也就“积极有为”,甚至会“无事生非”。对此,秦始皇的笨做法是“焚书坑儒”,结果让历代文人骂了千余年。有鉴于此,最好的办法是给文人学士找些事干干,还要用其专长,这样他们就会觉得新皇帝是知己,乐为所用,其精力消磨在文化研究上,皇帝的统治基础不就稳固了!

      所以朱棣篡位上台后,只要不与自己正面为难的文人英才,他都要将他们请出来、用起来,给人的感觉是新皇帝广纳人才,求贤似渴。

      当然这些心里话朱棣是不会说,而是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永乐元年(1403),他下令编书时说:“天下古今事物,散载诸书,篇帙浩穰,不易检阅。朕欲悉采各书所载事物类聚之,而统之以韵,庶几考索之便,如探囊取物耳。”意思讲得很明确,就是要“方便查阅”。

 

 

(图三:明成祖朱棣画像。)

 

      初稿被毙之谜

      说得冠冕堂皇,背后另有玄机

      这样一个超大型的文化建设工程项目需要有合适的总裁官呀,不用急,朱棣早就相中人选了,他就是人称“大明第一才子”的解缙,而他也是一年前建文朝29个“识时务”的归降大臣之一。

      朱棣找解缙来问话:“文渊阁经史子集皆备否?”解缙如实回答说:“经、史两类的书籍大致备齐了,就是子、集两类缺得厉害。”朱棣听后很不高兴:“一般读书人和做官人家里稍有经济节余,都去买书藏书,更何况我大明朝廷怎么能缺书呐?”

      说完,朱棣马上将礼部尚书郑赐找来,让他挑选一些精通书籍版本的博学之士,外出求购朝廷所缺失的珍稀书籍,并这样告诫道:“求购书籍不能太计较它的价格,只要是我朝廷所没有的或需要的,尽管出钱买,这样天下之奇书何愁不可得?!”

      正因为朱棣有着与众不同的眼力和魄力,当时又有殷实的经济实力作支撑,编书活动一开始就拥有了相当丰富的图书资源,其编撰工作也就开展得十分顺利。一年多后,解缙就献上了一部《文献大成》。

      不过,实际上这只是后来人们看到的《永乐大典》的初稿本。虽然永乐皇帝起初很高兴,给编书功臣解缙等147人赐钞不说,还在大明礼部举行了庆祝宴会。但之后不久就变卦了。“既而,上览所进书,向多未备,遂命重修”。

      下令重编此书的理由似乎说得很过硬,但看了他第二次任命的总裁与编撰负责人以后,觉得其真正缘由十分隐晦,就像他后来下令两次重修《明太祖实录》一样,理由说得都很好听。

    《明太祖实录》在建文朝时已经编撰好了,但“靖难”成功后朱棣说,书中好多地方“失实”,让李景隆、解缙等人主持重编,还是没有符合“圣意”,最后朱棣心腹谋士姚广孝出任总裁,才“庶几小副朕心。”

      而这一次情况惊人相似。皇帝新任命的第一号负责人也是姚广孝,刑部侍郎刘季箎居第二,解缙从原来的总裁官位子上一下子降到了第三位。另一个相似之处是,《明太祖实录》的二修总裁李景隆等人后来命运不佳,而解缙后来也不得善终。因此在笔者看来,朱棣要二编《永乐大典》很有可能是他要将一些对自己不利的书籍或文章踢出去。

      又经过3年的艰苦努力,到了永乐五年(1407)11月书终于编成。

      这部《永乐大典》多达2.2万余卷,1万多本,总字数达3.7亿。据说当年有3000来人在南京国子监(今东南大学位置)花了很长的时间才把它抄录好。书中保存了上自先秦下至明初的各种典籍资料达8000多种,而且它编撰时录书不漏书、不改书,真实地保存了中国传统典籍,这是清朝人所无法望其项背的。因此《永乐大典》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或言类书。

 

      下落之谜

      命运多舛,正本被烧了还是被埋了?

 

 

(图四:发现之旅《秘典沉浮》一片中,当年《永乐大典》的抄书官。)

 

      《永乐大典》编成后,就皇帝手中一部正本,本来朱棣想将之付印,但因此书实在太大了,一下子难以做到,就暂时放在了南京明皇宫的文渊阁。北京明皇宫建成后,朱棣曾经派人将南京文渊阁所贮藏的古今一切书籍包括《永乐大典》在内各取一部,装载了10艘大船,运往北京。《永乐大典》原稿本则留在了南京文渊阁。可惜在明英宗正统年间,南京明皇宫内发生火灾,南京文渊阁所藏之书,全部被烧为灰烬,这样在世上就只剩下北京的《永乐大典》孤本。

      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北京明皇宫突发大火,对《永乐大典》“殊爱之”的嘉靖帝“命左右趣登文楼出之,夜中传谕三四次,遂得不毁。”

      大火之后,嘉靖帝萌发了再抄一部副本另外保存的念头。嘉靖四十一年,《永乐大典》的“复制”工作开始,总负责人为徐阶、高拱等,据说当时是边校理边缮写,分工明确,大约抄了5年,直到嘉靖帝离世、隆庆登基后才大功告成。副本被放在了明皇宫内新建好的皇史晟,清雍正时又将其移贮到天安门以南的翰林院。

      正本据说是被放回了文渊阁,但实际上从此就下落不明,有人认为它毁于明清之际的战火,但也有人认为它被嘉靖帝“带到”了他的陵墓里去欣赏了。

   《永乐大典》正本下落不明,副本又连遭厄运。明清易代,在人们不知不觉中它逐渐地“蒸发”了。乾隆时为修纂《四库全书》,人们曾想从《永乐大典》中辑佚古籍,但发现其中的1000多册不知去向,到清末光绪元年时只剩下5000余册。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永乐大典》遭受了野蛮抢掠与肆意践踏,目前仅存的几百册还有部分散落在日、英等国。

 

(原载于2011年1月23日《南京日报》第A5版)


长按二维码访问
关闭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规划与投资发展部 谭先生
邮箱:282816446@qq.com
电话:18801591486
应聘联系:
党群与人力资源部 宁女士
邮箱:477832175@qq.com
固话:025-83217691-836
中国•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91号新媒体大厦B座

电话:025 83217691

传真:025 83217878

http://www.njwhjt.com.cn

文投服务热线
025-83217691-809

南京文投集团
官方微信

南京文化生活
官方微信

文客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