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老的网站导航 > 风雅秦淮 >
民国旗袍真相

 

     刚刚上映的《金陵十三钗》中,“十三钗”们所穿的高领、低衩、长及脚面的旗袍,给了观众深刻印象。但是有专家指出,张艺谋影片中的这种旗袍并不符合当年实际情况。当年,正面临战乱的南京人,是将穿着简便、适体、不作装饰的旗袍视作一种爱国表现的。

     服饰是文化的载体,服饰变化往往能最先折射出所处时代社会的变迁。当年作为民国首都的南京城,经历了几多起起落落,期间旗袍的变化也忠实地记录了当年的风云变幻。

 

     专家称《金陵十三钗》中的旗袍有违史实

     旗袍并非当年旗装,让中华女装第一次有了曲线

     1932年,3个10来岁的南京小姑娘,在金陵庐山照相馆摄下了一张合影照,胶片记录下了她们身着旗袍的倩影——虽都是普通款式,却是3种花色、3种面料,领子、衣襟也各不相同,微小的差别何止十处八处,正好说明了当年南京旗袍的变化多端,以及社会普及率之高、流行程度之广。

     说到旗袍,不仅是民国最有特色的服饰,也是中国服饰文明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女性服饰之一。其实,旗袍本不是汉服,而是旗人的长袍,原本满族男女都可穿旗袍。不过,只有八旗妇女日常所穿的长袍才与后世的旗袍有血缘关系,而且民国时期的旗袍与旗人之旗袍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

     随着民国的建立,民主共和理念深入人心,服饰也成为时代革新的一个标识。男性服饰以中山装为代表,女子服饰则从满人旗袍中得到启发,对满人之袍进行了改造,诞生了汉人的“旗袍”。旗袍式样的改革过程中,摈弃了中国传统服装宽袍大袖的旧貌,吸取了西方的审美趣味,第一次尝试将中华女性体态的曲线之美,展示在世人面前。

     旗袍的流行,始于上世纪20年代初。流行初期的旗袍,对宽大直腰的满人旗袍进行了收腰处理,同时缩小袖口,滚边也不如从前那样宽,以贴合女性的身体曲线为要旨,第一次显出了腰身;其次,旗袍的长度大大减短。过去满人穿旗袍时,往往脚上穿着四五寸高的花盆底鞋子,要用旗袍的下摆盖住下面的花盆高底鞋,以显得亭亭玉立。而汉人穿的是平底鞋,头上也没有高大的发髻,旗袍的下摆因此剪短,加上开衩,让女性的秀腿得以沐浴阳光,打破了“存天理,去人欲”的封建禁锢,因此深得女性欢迎。

     此时,正是女权运动兴起的时期。女性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她们竞相身着旗袍,让看惯了旗人旗袍、汉人对襟衫和袄裙的中国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很快,旗袍成为民国时期女性最为代表性的服饰,上至贵族女性、官场职业女性,下至平民家庭妇女,从十来岁的小女孩到七八十岁的老奶奶,都可穿着,成为一种“万能服装”。

     旗袍的搭配性也很广,夏季有单旗袍,冬季有棉旗袍,春秋天有夹旗袍,而且不仅里面可以衬穿其他服饰,外面还可以搭配多种服饰,天凉时外面加件短背心或绒线衫,冰天雪地里再套件裘皮大衣,在领、袖处加以毛皮饰边,更是当时一种摩登穿法。旗袍与烫发、丝巾、丝袜、项链、耳环、手表、皮包、高跟鞋等时尚之物也很搭配,款款旗袍风姿绰约,吸引世人的目光。

 

     款式变化多端,西式装饰元素被大量采用

     正如张爱玲所说,“初兴的旗袍是严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风格”。汉人旗袍最早是以无袖长马甲形式出现的,只是以短袄外面的长马甲代替了长裙。1926年,长马甲同短袄合并,就有了民国旗袍的流行新款:袍身宽松,廓形平直,袖身缩小,袖口增大,形成“倒大袖旗袍”。

     此后,旗袍呈现出变化多端的特点,变化最为显著的是旗袍的下摆长短、腰身宽窄、领口样式和袖子大小。

     先是时兴低领,继而流行高领,即使在盛夏酷暑,薄如蝉翼的旗袍仍必须配上高耸及耳的硬领,以示时髦。高到直抵腭下,继而至耳。而后再度盛行低领,领子越低越摩登,低到无法再低的时候,干脆不要领子,也是时尚。旗袍袖子也随着时间推移,忽高忽低,时而长过手腕,时而短至露肘,甚至变成无袖。旗袍下摆长度更是时长时短,忽高忽低,长时盖过脚面,走起路来衣边扫地,短制则在膝盖略上些。

     张艺谋影片中的那种盖住脚面的旗袍,流行于上世纪30年代早期,被形象地称为“扫地旗袍”。长旗袍配高领,衣领紧裹脖颈。直抵下巴,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不改高耸的姿态。长旗袍配上高跟鞋,将女性的身材衬托得亭亭玉立。

     由于旗袍贴身而穿,行动有所不便,于是开衩,尤其是高开衩就解决了这个矛盾。高开衩可以在女性走动时隐约露出大腿,散发出撩人姿态。不过,1933年旗袍流行所谓“大衩”,仅仅是衩高过膝。到1934年有的旗袍开衩到达臀部,而且腰身也变得更加紧窄,女性秀美的大腿得以完美表露。等到了1937年前后,开衩高度已经又出现了回落势头。

     不过,电影《金陵十三钗》中,“十三钗”们穿上旗袍后曲线毕露,这在当时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种改良旗袍是一直到上世纪30年代末期才出现。此时人们打破了过去旗袍无省的格局,借鉴西式服装剪裁方法,第一次有了胸省和腰省,同时第一次出现肩缝和装袖,使肩部和腋下变得适体,才使得玲珑突兀的女性曲线美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此外,这时的旗袍除两边开叉外,前后也可开叉,并出现了左右对襟旗袍,荷叶领、开叉领与荷叶袖、开叉袖等西式服装的装饰元素也被大量采用。

 

     由奢变简,旗袍穿出爱国心

     影片中,“十三钗”们身着的多为长袖、下摆中开衩一直到小腿部分的“扫地旗袍”。而真实的历史是:这种旗袍最流行的时候是在1934年前后。而1937年前后,更主流的旗袍风尚是下摆提升到脚面以上,到小腿一半的部位。

     此时,扫地旗袍不再成为主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战争的出现和蔓延。旗袍不仅仅是时尚,也能体现爱国情怀。面对外敌入侵,中国人民不管富裕与贫穷,大都激发出强烈的爱国热情。面对战争带来的经济萧条、物资匮乏,多数国民也无心于服饰的奢侈,服装上力求节俭,所以此时连旗袍也趋向朴素,款式变化相当少。当然在交际场所还会有奢华的旗袍服饰,但是在社会生活中是见不到的,在日军侵入南京城忙于逃难之时更加不会有人穿。

     事实上,1937年前后的南京城里,无论官宦人家还是市井主妇,包括社交名星们,所穿的旗袍都差不多,从款式到面料、装饰,大都倾向于俭朴,往日雍容华贵的旗袍省去了种种繁琐的装饰,变得简便、适体。

     当时旗袍最流行的面料是国产本白或毛蓝布,又称“爱国布”。还有一种阴丹士林布,耐洗、耐晒、牢度高,经济、耐用,与传统土布相比,颜色鲜艳,种类繁多,与纯洋布相比又具备朴素典雅的民族性,制作出来的旗袍朴素大方、美观实用,深受当时女学生、女职员乃至闺阁小姐的喜爱。

     上世纪40年代,工厂女工中还风行一种简便型的旗袍,形制略似面粉袋上挖一个圆孔——无袖无领或低领,不收身、小开衩、长度在膝盖上下,内穿一条短裤,极为轻便、凉爽。


长按二维码访问
关闭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规划与投资发展部 谭先生
邮箱:282816446@qq.com
电话:18801591486
应聘联系:
党群与人力资源部 宁女士
邮箱:477832175@qq.com
固话:025-83217691-836
中国•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91号新媒体大厦B座

电话:025 83217691

传真:025 83217878

http://www.njwhjt.com.cn

文投服务热线
025-83217691-809

南京文投集团
官方微信

南京文化生活
官方微信

文客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