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老的网站导航 > 风雅秦淮 >
六朝遗韵朱雀桥

     “朱雀门前朱雀桥,行人唤渡雨潇潇。六朝遗事知多少,流尽清淮水一条。”朱雀桥建于六朝之际,跨秦淮水南北,以渡行人。风雨潇潇,历经千年,如今朱雀桥故址早已缥缈难觅,古渡口也无迹可寻。
     近日信步秦淮河畔,来到中华路以东的军师巷口,一座新桥赫然在目,桥栏上“朱雀桥”三个鎏金大字分外耀眼,桥下码头处竖有一块石碑,上书“朱雀新坊码头”。长桥卧波,清淮如练,让人的思绪又回到历史中那个饱经金戈铁马洗礼和彩笔翰墨渲染的朱雀桥。
     古朱雀桥亦名朱雀航,虽称为桥,实际上是一个规模很大的渡口。平时连舟为桥,是为浮航,一遇战事,则撤航为备,以阻敌军。东晋咸康年间在桥头建朱雀门,正对皇宫南门。朱雀门上起重楼三层,楼顶置铜雀二枚,名“朱雀观”,用以观测天象。由于这一渡口与御道相接,直通皇城,在秦淮二十四航中,其势最雄,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更因其地当要冲,廛市繁荣,六朝的豪门望族多济济于此,尤其是附近的乌衣巷是东晋王谢二家的聚居之地,历朝词客无不视此地为题留佳处。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江关”亦指南京。庾信乃六朝诗赋大家,盛名传遍金陵,然而他却在朱雀桥头上演了人生中最惨淡的一幕。侯景之乱中,驻守朱雀桥头的“建康令”庾信未能及时撤除浮航,在看到大批头戴铁面、狰狞可怖的叛军从桥上掩杀过来时,竟吓得面如土色,抱头鼠窜,让疯狂的叛军在城中留下一片尸山血海。
     历史的车轮在朱雀桥上重复着一幕幕国破家亡的去故之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后主陈叔宝倚红偎翠、酒酣耳热之际,隋军大将韩擒虎已率精骑五百,从朱雀桥长驱直入,将皇宫一举拿下,从此南朝倾覆,华夏一统,秦淮诸航也失去了它的战略价值,渐渐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当善于怀古的隋唐文人来到朱雀桥边、乌衣巷口,看到昔日的琼楼玉宇竟成寻常巷陌,芝兰宝树化为野草溪花,兴亡之叹油然而生,于是有了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的诗句,王棨“远客堪迷,朱雀之航头柳色;离人莫听,乌衣之巷里莺声”的赋文。
     宋元以后,朱雀渡口所在失考。因为朱雀代表南方,后代文人多喜把南京中轴线正南方中华门内的镇淮桥当作朱雀桥来抚今追昔。现在镇淮桥上还立有碑记,将镇淮桥作为朱雀桥的原址,然而六朝距今千年,秦淮水文几度变迁,城市中轴线也多有改易,窃以为此举实在是“盗名取宠”而已。
     反观眼前这座朱雀桥,桥畔杨柳依依,桥下画舫往来,青砖砌成的桥身上精美的朱雀图案呼之欲出,两侧桥栏旁六朝风格的廊檐和宫灯交相辉映,桥东大油坊巷和桥西信府河清一色的粉墙黛瓦更为这座新桥增添了几许古意。据《白下琐言》云:“朱雀航非今之镇淮桥,乃古桐树湾长乐渡处(今信府河与大油坊巷之间),在聚宝门(今中华门)东北。”至正《金陵新志》亦说,朱雀桥“在镇淮桥北左南厢,今信府河救生局,正当古长乐渡处”。既然此地与古人笔记中所载的朱雀桥原址位置相仿,我们又何妨把此桥作为当年的朱雀桥,来弥补千百年来人们心中的缺憾呢?


长按二维码访问
关闭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规划与投资发展部 谭先生
邮箱:282816446@qq.com
电话:18801591486
应聘联系:
党群与人力资源部 宁女士
邮箱:477832175@qq.com
固话:025-83217691-836
中国•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91号新媒体大厦B座

电话:025 83217691

传真:025 83217878

http://www.njwhjt.com.cn

文投服务热线
025-83217691-809

南京文投集团
官方微信

南京文化生活
官方微信

文客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