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投美好 > 美好集体 >
感动文投 | 台前幕后专访系列③南京市杂技团

随着南京戏剧节、青年戏剧节等活动的相继展开,南京文投集团旗下各大剧团越来越多的经典大戏、小剧场和原创剧目呈现给了观众最独特的南京美好。

 

但不为人知的是,在美好的背后,离不开一个个文投人的辛苦付出。

 

让我们一起走进南京文投集团,探寻这些不为人知的“感动故事”,共同畅聊各大剧团的剧目创作特色和台前幕后的有趣故事。

 

 

第三期
南京市杂技团

 

为纪念新中国成立暨南京解放70周年,5月28日晚,南京文投集团旗下南京市杂技团创排的杂技剧《渡江侦察记》作为闭幕演出压轴亮相“2019南京文化艺术节”。

 

 

 
 

红色经典题材的重大突破

 

排练厅里,南京杂技团团长池文杰先生正在现场指导排练。

 

▲《渡江侦察记》剧照

 

池团长介绍了5月28日演出的杂技剧《渡江侦察记》的创作过程。他谈到,对南京市杂技团来讲,5月28日的这场演出是荣誉、激励,更是责任,可以说是《渡江侦察记》最特别的一次演出。

 

南京市杂技团团长池文杰

 

在集团的指导下,全团上下从4月份起积极备战,组织集训,精益求精,力争呈现出最完美的舞台表演效果。

 

 
 

2017年,这部《渡江侦察记》曾担任第17届南京文化艺术节开幕演出,并荣获第三届江苏省文华奖“文华大奖”,入选2018江苏艺术基金;2018年,又入选2018紫金文化艺术节精品展演,并且是几十部展演剧目中的唯一的杂技剧目;同年,入选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2019年9月将参加中国第四届杂技艺术节精品展演。

 

面对这部剧带来的多项荣誉,池团和大家倍受鼓舞。

 

“《渡江侦察记》是我团近年最为重要的红色精品,自2017年纪念建军90周年首演以来,受到了很多关注,很多年轻观众带着父母一起走进剧场重温革命往事。有一次下部队演出,我们的工作人员特意数了一下,全程响起了46次掌声,被部队观众评价为是一堂生动的党课。”

 

 

 
 

创新、创效、创作思路赢得市场欢迎

 

其实,南京市杂技团不但在主旋律大制作上敢于创新、勇于开拓,而且在面向市场的演出上也推陈出新、引领潮流,多部商演剧目获得市场好评,达到了经济效益与观众口碑的双丰收。

 

池团认为,在编排上要有舍才能有得,舍去一些特别高难度的动作,加入一些新的表现手段,反而能让剧目看起来更有亮点,更与时俱进。

 

“我们团的宗旨,就是创造性改变和创新性发展,所以我们在面向市场的新剧目上做了很多探索和尝试,多种艺术手段、科技手段结合,带给了观众耳目一新的杂技演出,打破了一些观众对杂技片面、陈旧的看法,我们坚定地认为,唯有打造与众不同的高质量剧目,才能树立住我们自己的品牌,体现我们的特色。”

 

带着这样的创作思想,南京市杂技团打造出弥补了市场空缺的3D魔幻杂技剧《金箍棒》,该剧突出重围,一举获得了2016年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在既有的杂技艺术形态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金箍棒》演出现场

 

《金箍棒》用杂技、魔术、互动影像、交互观演体验等方式,将多种元素融入天马行空的原创故事中,运用了3D技术手段,多媒体影像与杂技技巧、魔术表演相结合。

 

▲《金箍棒》演出现场

 

该剧在马来西亚等地纷纷巡演上百场,成为了国际市场上的宠儿。国内演出时,更是引得小观众们连连欢呼,散场后半小时,不少年轻观众仍不愿离开剧场,围着演员拍照合影。

 

“以前在国外演出比较多,杂技很多年就是这样——墙内开花墙外香。但现在我们要改变,国内市场也要开拓。”池文杰说。 

         

 

 
 

立志提升杂技人地位

 

无论是饱受赞誉的创新剧目,还是在市场上大获成功的3D杂技剧,南京市杂技团的一部部新鲜剧目引得业界连连惊叹。

 

这些成功的背后,离不开演职人员们夜以继日的努力与付出。

 

▲演员合影

 

池团提到杂技演员的基本功尤为重要。很多团里的演员都是十来岁就进团接受专业训练了,有的演员具有良好的舞蹈功底,有的演员练过专业武术、体操,每个人都是一身的武艺和技术。

 

小演员在“练功”

 

▲杂技团的小演员们

 

随着杂技艺术的发展,对演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看着排练大厅里这群年轻的演员,池团说:“不单单要杂技技术好,而且要会表演,具有更强的舞台表现力。”

 

▲杂技团演员日常练习

 

在排练现场,多位演员在吊着威压,随着拉威亚的师傅们一句掷地有声的口令,演员们纷纷鱼跃空中,身姿矫健,如履平地,常人眼里的那些“不可能”,在杂技人这里,统统变为了“可能”。

 

演员们笑着说:“干我们这行,行话说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我们吃了这碗饭,就要对得起这份职业。”

 

 

 
 

“杂技女演员伤疤太多,不敢穿裙子”

 

《渡江侦察记》里的两位主演:女一号“刘四姐”的扮演者达璐与男一号“张连长”的扮演者解家健都在现场。

 

▲《渡江侦察记》女一号达璐

 

相比今年才19岁的解家健,女演员达璐已经在团里工作了近20年。

 

她说:“一开始排练,我对才19岁的解家健是有点存疑的,毕竟是一部特别重大的革命题材剧目,在配合、默契等问题上我都有点担心。”

 

《渡江侦察记》男一号解家健生活照

 

而刚从艺术学校毕业、新进团的解家健,自己内心也很忐忑:“我当时真的压力很大,团里把这么重要的角色交给了我,我能不能把这个角色拿下来,我自己也没底。”

 

面对各自的担忧,两个人开始在同事和领导们的帮助下,拿出了双倍的时间来排练。然而,排练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排练中期,解家健的左脚在训练中踝骨突发骨折,被送进了医院。都说伤精动骨100天,解家健完全没有理会医生的一番苦口婆心,在医院包扎治疗后,毅然决然地重返了排练场。
 

 

“一开始我不知道他骨折了,后来知道的时候,我整个人都蒙了,当时心情太复杂了。”回忆到当时的状况,达璐依然感到惊心动魄。杂技表演需要力量与技巧,达璐的表演与解家健的表演相互配合,缺一不可,两人中任何一位出现了状况,另一位都会感同身受。

 

第一次挑大梁就遇此状况的解家健也着急不已,“当时也没敢告诉父母,他们都在云南,我不想他们担心。”

 

就这样,坚强的解家健用惊人的毅力克服了身体上的困难和精神上的压力,和达璐一起,跨越了年龄差带来的不信任,相互支撑折着圆满地完成了演出任务。

 

▲《渡江侦察记》剧照

 

杂技演员们身上多多少少都带有一点伤疤。达璐笑着说:“这些小伤什么的都是家常便饭了,我们就是这样摸爬滚打出来的。基本上我们女演员夏天都是不敢穿裙子的,一穿裙子露出一腿的疤痕太影响美观了”。

 

杂技团斑驳的箱子记录着岁月的积淀

 

谈及背后的不易,演员们显得云淡风轻,但在他们故作轻松的表达背后,记者看到的是他们背后的艰辛。

 

 

 

 

在弥漫着汗水与欢笑的排练厅里,南京市杂技团的演职人员们在这里挥洒着青春,在国际国内的演出舞台上,他们绽放着独一无二的风采。

 

他们身上那种南京文投人勇于攻坚的精神,感染了观众,惊艳了同行,也荣耀了自己的人生。


长按二维码访问
关闭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规划与投资发展部 谭先生
邮箱:282816446@qq.com
电话:18801591486
应聘联系:
党群与人力资源部 宁女士
邮箱:477832175@qq.com
固话:025-83217691-836
中国•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91号新媒体大厦B座

电话:025 83217691

传真:025 83217878

http://www.njwhjt.com.cn

文投服务热线
025-83217691-809

南京文投集团
官方微信

南京文化生活
官方微信

文客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