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投美好 > 美好人物 >
文投会客厅 | 《飞向春天的鸽子》演员于东江——怀赤子之心、终百炼成钢

文投会客厅,专访文化领域名人名家,分享回忆,分享故事,分享心境。近距离地感受那些值得我们尊敬的人深邃的智慧、传奇的人生经历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让每一个来过文投、来到南京的文化名人,和这个城市有更亲密的接触、更深刻的互动。



第八期客人


南京市话剧团演员 于东江




01

台上“叱咤风云”

台下“定海神针”


7月7日,南京市话剧团抗疫主题大戏《飞向春天的鸽子》在江苏大剧院首演成功,剧中一个个性格丰满、贴近生活的人物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男主角“吴越”的父亲——“吴总”一角,以原汁原味儿的南京方言、幽默诙谐的表演风格给观众带来阵阵笑声,同时,该人物身上所呈现出的精明世故、既纠结又通透的复杂性格,也令观众回味无穷。


▲于东江(图右)在《鸽子》里的表演


而饰演这一“带劲儿”角色的演员,就是南京市话剧团退休演员——于东江。作为国家一级演员,于东江退休后被剧团返聘,活跃与在话剧舞台之上。“只要能演得动,就会一直演下去。”于东江是这么说,更是这么做的。自2015年退休后,他继续参与了《雨花台》、《民生巷11号》、《风雨秦淮》、《行知先生》、《杨仁山》、《五个夜晚》、《飞向春天的鸽子》等多部剧目的演出。即使是在今年全国上下抗击疫情期间,于东江也毅然投身了南京市话剧团网上抗疫情系列活动,在家中通过网络录制了《我用背影望向你》系列特辑、“为英雄发声•谱写心灵日记”《生死的两端》等网络音频日记。不仅如此,于东江还应邀,与文化公司合作录制了《江苏红色特工档案》节目,取得了良好的口碑。




相对于舞台上炽热的角色塑造,生活里的于东江完全没有演员包袱,皮衣、T恤、牛仔裤,怎么随性怎么出门,在家看片、练台词、玩微信微博不亦乐乎,俨然是个可甜可咸的“文艺生活家”。而在剧团里的同事们看来,于东江可是位当仁不让的老戏骨,不但戏好演技棒,而且对待戏剧的态度尤为令人敬佩。

南京市话剧团团长常小川评价他说:“于老师和团里多位老艺术家们一样,是我们团的‘镇团之宝’——‘定海神针’!每部戏,只要有他们坐在那儿,大家伙的心就是定的。”常小川介绍,虽然于老师已经退休多年,但是只要团里排戏需要他,他一定是准时到达排练厅的人,这么多年,没有见过他迟到过一次。采访中,于东江笑着说,早年的当兵经历,让他特别有时间观念。“准时到或者提前到,早已变成了习惯,无论是对待艺术还是其他工作,都要认真投入。”


于东江话剧作品剧照



02

艺路坎坷

他从未放弃希望


从1986年进入市话工作至今,于东江已经在话剧舞台上演了34年的戏,从农民、百姓到领导干部,角色千姿百态却总令人记忆犹新。而这次《飞向春天的鸽子》里的“吴总”一角,让于东江感到尤为不同。“这次的角色很新颖,是我这么多年来第一次碰到的人物,作为一个私营企业家,吴总无论是事业还是生活上都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剧本里这个人物就有趣,所以演起来观众也会比较喜欢。饰演吴总妻子一角的,是我们团的青年演员盛贝娜,她演技过硬,受到了导演的表扬,可以说她出色的表演也为这两位人物增色不少。”确实,剧中的“吴总”穿起了高级睡衣,一边和儿子上演父子较量的戏码,一边和年轻妻子斗智斗勇,生动地演绎了一出令人啼笑皆非又五味杂陈的悲喜剧。


▲于东江在《鸽子》里的表演


都说“神枪手是子弹喂出来的,好演员是舞台练出来的”从艺近四十年,于东江一路披荆斩棘,从部队演出队到文化宫,他乘风破浪,矢志不渝地追求着专业演员的道路。“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一边在工厂工作,一遍利用业余时间在南京市工人文化宫工人业余话剧队,年轻时的朋友考上‘中戏’、‘上戏’、‘军艺’和电视台、电影厂,我因为相貌普通,迟迟没着落,心里也很着急,但是我心中有梦,从未放弃过,直到被借调到南京市话剧团9个月,我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之后我正式进团,成为市话一员。”正如于东江所说,多年的社会经验积累打磨了他的演技,在市话的舞台上,于东江开始崭露头角。

岁月从不亏待那些真心付出的人,2002年,南京市话剧团开始排练以周光裕、薛爱苹等南京杰出市民英雄为原型,集中展现了“好人老周”等一批平民英雄的精神风貌的话剧《平头百姓》。团领导决定,挑选于东江饰演男一号——张明华。回想当时的场景,于东江深有感触:“从1986年进团,到2002年演上男一号,这条路我走了16年。”凭借这十多年来在舞台上的摸爬滚打,塑造了多个或接地气,或亦正亦邪的角色,于东江厚积薄发,凭借朴实生动的表演、精细微妙的刻画,在舞台上大放光彩。





  ▲《平头百姓》剧照



03

他永远记得

中山门前那个红绿灯


2004年,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在浙江闭幕,颁奖大会上,南京市话剧团作品《平头百姓》喜获文华奖最高奖项“文华大奖”及5个单项奖,其中就有于东江个人的文华表演奖。众所周知,文华奖作为文化部主办的专业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评奖范围包括上一年度的所有舞台艺术精品。第七届中国艺术节首次将专业舞台艺术的“文华奖”与“中国艺术节奖”合并,所以,2004年那届文华奖的含金量极高。同时,这也是当年南京市属院团首次获得文华大奖。

消息传来,南京市话剧团全员沸腾,身为领奖者之一的于东江,更是百感交集。“知道获得表演奖的时候,我正骑车在中山门附近,当时我舞台上的搭档,《平头百姓》的女一号张燕燕给我打来电话,告诉了我,我和她双双得奖的消息,我听完整个人都是懵的,停车伫立在原地,眼看着前面十字路口的红绿灯,红了又绿,绿了又红,变幻了好几轮我才恍过神来,确认自己真的获奖了。”幸运自然不是随机光顾任何人,只有担得起信任、挥洒了汗水的人才能品尝到荣誉的甜。那一刻,成为了于东江生命里的高光时刻,更成为了全体市话人的荣耀时刻。

▲2007年,于东江喜获第十七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


从艺近四十载,于东江出演了几十部话剧、多部电影、电视剧,以及多部电影的演出,第七届中国艺术节获“文华表演奖”,第十届中国艺术节“表演奖”、第十七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文化部“优秀表演奖”、第五届话剧“金狮奖表演奖”、江苏省第二届“文华表演奖”、南京市“劳动模范”、第七届南京文学艺术奖“突出贡献奖”。面对这些业内最高奖项和沉甸甸的荣誉,于东江说:“我就是个普通人,用一张普通脸为老百姓代言,演他们的生活,演他们的情感,演他们的所思所想。演员演员——就是要演什么像什么,演得像,观众就认可,我的付出就有价值。”


▲部分演出剧照


采访中,于东江平易近人、言语风趣幽默,回顾舞台经历,他感谢南京市话剧团对他的信任和培养,更对剧团里的青年演员发展,充满了无限的期待。“现在的青年演员,我觉得他们遇到了演员发展最好的时代,无论是剧团的排练环境还是工资待遇,都有了明显提升,相信他们一定会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带给观众更多崭新的剧目。”


▲于东江(图右)在《鸽子》里的表演



采访:汪薇

图片:于东江提供



长按二维码访问
关闭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规划与投资发展部 谭先生
邮箱:282816446@qq.com
电话:18801591486
应聘联系:
党群与人力资源部 宁女士
邮箱:477832175@qq.com
固话:025-83217691-836
中国•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91号新媒体大厦B座

电话:025 83217691

传真:025 83217878

http://www.njwhjt.com.cn

文投服务热线
025-83217691-809

南京文投集团
官方微信

南京文化生活
官方微信

文客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