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老的网站导航 > 风雅秦淮 >
“解铃还须系铃人”出自清凉寺

在绿树掩映下的清凉古寺

 

    “白云红树路纡萦,古殿长廊次第行。南望水连桃叶渡,北来山枕石头城。”唐代诗人唐彦谦的诗作《游清凉寺》中,清凉寺当年的优美景象已经跃然纸上。这座曾鼎盛一时的古寺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屡遭兴废,曾经的盛况也非今日复建的规模可比。

    【探访】

    清凉山中果然很清凉

    初夏时节,记者前往清凉寺探访,刚踏进清凉山南大门,一阵阵清凉之风便扑面而来,丝丝凉意不仅拂去了身上的燥热,就连心头的浮躁之气也如掸尘般 悄然散去。进得公园大门,左右两边有山,方才的阵阵凉意便是郁郁葱葱中夹带而来的山风,中间则为狭长地带,依地势缓步抬升,抬眼看去,便是位于清凉山南麓 山坳处的清凉古寺。

    人们谈论金陵风光,必说四十八景,在古金陵四十八景中,与清凉山有关的景点竟然有两个:清凉问佛和石城霁雪,分别指清凉寺和石头城的景色。如今的清凉寺,寺前香火缭绕,因在绿树掩映之中,缭绕的青烟随风势轻轻摆动,让观者之心如此烟雾一般慢慢沉静下来。

    清凉寺后还阳泉尚存

    穿过大殿,便来到了位于大殿后方的厢房。寺里的一位僧人告诉记者,现在的大殿并不是当年所建,但这五间厢房却是有年头的。查阅清凉寺的相关资料 时,便听闻清凉寺后有一口“还阳泉”,据说这口井的井水不仅喝起来甘爽,而且久旱不涸,当年常年饮用井水的清凉寺僧须发不白,“还阳泉”便因此得名。

    在厢房后方,记者寻到一处六角井亭,“还阳泉”三个字告诉记者寻对了地方,只是井口已经用栅栏封上,俯在栅栏上依然可见井内有水。记者采访中得知,此井是南唐遗迹,旧时井栏尚存,又称南唐义井。

    【历史】

    法眼宗在这里发源

    清凉寺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唐中和四年(公元884年),清凉寺原名兴教寺。南唐时元宗李璟扩建兴教寺为清凉大道场,礼请文益禅师住持,从此石 头山改称清凉山。文益禅师在清凉寺创立了法眼宗,为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文益主持清凉大道场时,这个道场既是佛教场所,又是皇家避暑之地,为南唐首寺。 相传当年清凉寺的“德庆堂”匾额便是南唐后主李煜亲笔所题,每到夏天李后主常留宿于此。

    法灯禅师悟性过人

    南京与很多历史典故有着割舍不断的渊源,很多典故的发生地就在南京。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解铃还须系铃人”就出自清凉寺。据记载,南唐时金陵清 凉寺有一位法灯禅师,自幼悟性过人,然而不为人知。平时性格豪放,不拘守佛门戒规,素为寺内同修所轻,唯独住持法眼禅师对他颇为器重。

    有一天,法眼禅师在讲授佛法时,有意考验众僧的悟性,便问道:老虎的脖子上系有一只金铃,谁能够把它解下来?众僧思之再三,都回答不上来。这时 法灯恰巧走过来,不假思索答道:系铃的人能够解下来。法眼和尚听后大加赞赏,也令众僧从此对他刮目相看。“解铃还须系铃人”便这样流传了下来。

    繁盛时香客络绎不绝

    清凉寺是南京最悠久的古寺之一,该寺原有规模较大。虽然自建寺以来屡遭兴废,但对于明清两朝繁盛时的场景,现在的僧人说起来,仿佛就在昨日。据 说清凉寺香火最旺的时候,四面八方涌来的香客络绎不绝,从清凉山山脚下南可至中华门,北能到下关。这样的说法究竟有几分真实,现在已很难考证,但清凉寺的 繁盛可见一斑。遗憾的是,太平军占领南京时,对南京城内的文化胜迹进行了大规模毁坏,清凉寺也未能幸免;再经“文革”,更是萧条。

    2009年,有关方面将原清凉寺的五间禅房等交给佛教界,作为宗教活动场所恢复开放。同年6月20日还举行了清凉寺恢复开放暨佛像开光庆典,并正式对外开放。

    清凉寺小史

    唐中和四年(884年),清凉寺初建,名为兴教寺。

    南唐时元宗李璟扩建兴教寺为清凉大道场。

    明清两朝达到繁盛期。

    太平军时毁于战火。

    2009年重建开放。

    “白云红树路纡萦,古殿长廊次第行。南望水连桃叶渡,北来山枕石头城。”唐代诗人唐彦谦的诗作《游清凉寺》中,清凉寺当年的优美景象已经跃然纸上。这座曾鼎盛一时的古寺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屡遭兴废,曾经的盛况也非今日复建的规模可比。

 


长按二维码访问
关闭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规划与投资发展部 谭先生
邮箱:282816446@qq.com
电话:18801591486
应聘联系:
党群与人力资源部 宁女士
邮箱:477832175@qq.com
固话:025-83217691-836
中国•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91号新媒体大厦B座

电话:025 83217691

传真:025 83217878

http://www.njwhjt.com.cn

文投服务热线
025-83217691-809

南京文投集团
官方微信

南京文化生活
官方微信

文客
官方微信